雉奴,雉奴是谁

雉奴是什么意思?

雉奴是一种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,最初是指居住在现代山西、陕西、河南等地的羌族人民。羌族历史悠久,北魏时期羌族人已经与中原人民有了交往,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文献中,羌族被称为“雉奴”。后来,“雉奴”一词逐渐被用来泛指北方少数民族。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,雉奴这个词的涵义也有所不同。

雉奴是李治的乳名,在唐代“奴”是爱称也有奴婢之意,在此是个爱称。传说长孙皇后怀着李治的时候做了一个梦,梦见一个捕鸟人捕了很多野鸡,后出现了一个小孩买下了这些鸟,并把它们全部放生。后来李治出生,告诉李世民做了这个梦,因此李治出生后,就给李治取了这个乳名。

李治,小名稚奴,长孙皇后所生。雉是野鸡,奴在唐代字义很广泛,有爱称,又骂人也有奴婢的自称。李治的这个小名儿是小野鸡的意思,奴是爱称。长孙皇后子女的小名都和动物有关,如青雀,阿兕子,雉奴等。

词汇含义:“雉奴”中的“雉”指的是小鸡或者幼小的鸟,“奴”在这里并不是指奴隶或者卑下的意思,而是作为一种爱称。所以,“雉奴”整体上就是用来形容一个幼小、可爱、如同小鸡一般的孩子。

雉奴是唐高宗李治的小名。唐高宗李治(628年7月21日~683年12月27日),字为善,唐朝第三位皇帝(649年7月15日-683年12月27日在位),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,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,太子李承乾、魏王李泰同母弟。相关信息:贞观二年(628年)六月,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。

雉奴是什么意思

“稚奴”是唐高宗李治的小名,“稚奴”是小野鸡的意思,“奴”是爱称。唐高宗李治(628年7月21日-683年12月27日),字为善,唐朝第三位皇帝,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,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,太子李承乾、魏王李泰同母弟。贞观二年(628年)六月,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。

雉奴是李治的乳名,在唐代“奴”是爱称也有奴婢之意,在此是个爱称。传说长孙皇后怀着李治的时候做了一个梦,梦见一个捕鸟人捕了很多野鸡,后出现了一个小孩买下了这些鸟,并把它们全部放生。后来李治出生,告诉李世民做了这个梦,因此李治出生后,就给李治取了这个乳名。

雉奴是唐高宗李治的小名。唐高宗李治(628年7月21日~683年12月27日),字为善,唐朝第三位皇帝(649年7月15日-683年12月27日在位),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,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,太子李承乾、魏王李泰同母弟。相关信息:贞观二年(628年)六月,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。

李治为什么叫雉奴

李治的小名稚奴的由来,其实蕴含了一则寓意深刻的传说。在古代,雉象征着小野鸡,而奴在唐代词义丰富,既可以是亲切的爱称,也可能带有贬义。李治的小名雉奴,从字面上理解,可以解读为小野鸡的昵称,其中奴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宠爱的意味。传说中,李治的诞生与一个梦境紧密相连。

李治,这位唐高宗,小名雉奴,寓意为小野鸡。雉字在唐代,既有爱称的意思,又有贬义或是奴婢自称之感。长孙皇后生李治时,曾梦见一位捕鸟人用王子捕获诸多野禽,一只鹦鹉飞向西南,直至消失。醒来后,皇后喊出“雉奴”,此名便由此而来。李治出生后,皇后便以雉奴称呼他。

李治叫雉奴的原因是长孙皇后在怀他的时候做了一个梦,梦醒后喊了“雉奴”俩字,所以李治出生后有了“雉奴”小名。

李治的小名雉奴,字面意思就是小野鸡,其中的奴体现了对他的一种亲昵之爱。实际上,历史上皇后为子女取小名的习俗,往往与动物相关,例如青雀、阿兕子和雉奴,这些都是皇室成员中常见的昵称形式。

李治叫稚奴的原因是:长孙皇后在怀他的时候做了一个梦,梦醒后喊了“雉奴”,于是李治出生后有了“雉奴”小名。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,为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。

发表评论